探索環保新道路,成為當前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形勢下的必然選擇。堅持從國家戰略層面解決環境問題,則是探索環保新道路的必由途徑和重要內涵。
長期以來沿襲的粗放型增長模式,使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的矛盾不斷暴露出來并不斷加深。歷史的經驗清晰地顯示,在以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發展方式下,經濟的增長使發展和環境的關系更加盤根錯節、更加復雜、更加難解。要改變這一狀況,必須轉向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
這一質的轉變,要求我們必須在30多年環保工作的基礎上,不斷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環保道路,站在國家戰略層面的高度思考和解決環境問題。
同時,當前的經濟形勢也要求我們必須探索環保新道路。國際金融風暴給我國帶來的影響逐步顯現。揭開經濟受到損失的表象,傳統增長方式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弊端清晰地暴露出來,深刻地暴露出了它的低效益和脆弱性。要改變這一狀況,確保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必須致力于通過統籌環境與發展相協調,從根本上扭轉發展方式,提高應對國際金融風暴的能力,并增強我們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的綜合實力,從而使我們不僅能從容應對當前的緊急問題,更能有效防范未來可能出現的新問題。這樣的思路和決策,也必然要求我們站在國家戰略層面解決環境問題。
我們必須深刻地認識到,站在國家戰略層面解決環境問題,在本質上就是在國家戰略層面解決了經濟問題,解決了發展問題,解決了經濟社會建設的基礎性和關鍵性問題。
從國家戰略層面解決環境問題的思想,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無論是將環境保護作為調整經濟結構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還是在應對當前國際金融風暴的過程中將生態環境和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方面,都反映出黨和國家從戰略層面出發,將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決策和部署的思想。而正在逐步深入推進的長株潭和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試驗區,則是國家在戰略層面解決環境問題的生動實踐和有益探索。
在長株潭及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的積極探索中,一些寶貴的經驗和共識,為我們站在國家戰略層面解決環境問題提供了可資吸取和借鑒的經驗。
注重整體統籌,是站在國家戰略層面解決環境問題必須把握的宗旨。要站在國家戰略層面解決環境問題,必然要將環境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城市定位和主體功能、主導產業及其銜接配合、城市建設的關聯性及資源環境的統籌合理配置等進行綜合考慮,從區域的整體出發謀求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要將自身的發展與區域甚至全國的發展結合起來進行考慮,將環境保護與城市、區域的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進行考慮。
武漢城市圈要構建中部地區六大中心,城市圈9城市必須優化產業布局,確保合理分工、各有側重、相互協作、揚長避短、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惟其如此,才能做到區域空間布局合理,主體功能科學,無論是在生產力布局上還是在資源環境的配置上,都做到相互支撐、相互依托、相互促進。
突出環境優先,是站在國家戰略層面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要站在國家戰略層面解決環境問題,推動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必須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對經濟社會建設的基礎性作用和支撐作用,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的資源環境稟賦、主體功能區劃和優勢資源,確定發展的方向、重點和規模,將保護環境作為發展的前提條件。長株潭提出,“兩型社會”建設要實行交通同環、電力同網、金融同城、信息共享、環境共治。利益牽涉最為復雜的是“環境同治”。20年前困擾長株潭的區域污染問題至今還在折磨著這3個城市。因此,“環境同治”也被擺在了最優先的位置。
堅持結構調整,是站在國家戰略層面解決環境問題的重點。保護環境是為了促進經濟社會建設又好又快發展,讓廣大人民群眾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真正享受到改革和發展的成果。專家指出,“兩型社會”建設要在生產領域大力降低消耗、減少排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環境損害率,逐步形成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模式。由此可見,站在國家戰略層面解決環境問題,必須注重于通過環境保護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降低發展的成本和代價。
站在國家戰略層面解決環境問題,提升的不只是環保工作的地位,更是環保工作的思路和境界。把握住這一重要思想導向,才能更好更準地把握環保工作的方向、抓住環保工作的重點,為探索環保新道路找到切入點和推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