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凱(化名)是一家環評機構的總經理,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根據環保部發布的《建設項目環評資質申請指南和管理辦法》,一家機構要取得環評資質,“最核心也最難”的是環評師職業資格證,這證很稀缺。我國自2005年開展環評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以來,考試通過人數13812人,登記至環評機構或相關機構人數10734人,登記后注銷人數775人。而截至今年3月,我國環評機構總數1158家,甲級192家,乙級966家。相對機構數量,環評師的人數并不富余。而且,陸凱告訴記者,很多環評師并沒有真的在環評機構工作,而只是把資格證“掛靠”到環評機構,根據各地行情,每年拿3到6萬元的“掛靠費”。對環評機構來說,真正養一個有資質的環評工程師每年可能要十幾萬甚至二十幾萬元的勞動力成本,遠不如幾萬元借個證實惠。至于實際誰去干環評這件事兒,那就看各家機構自己的路數了。 中國環境好不好,看看霧霾就知道。青山、碧水、藍天、白云,這些本來觸目皆是的正常風光,已經成了輕易難覓的風景。它們去哪兒了,我們不知道。我們知道的是,中國的環保做得很不好。 筆者一位朋友從事制造業,所在企業曾經生產過一種環保污水處理設備。按照正常人的思路,生產這種設備,應當是處理污水的效果越好,市場上越歡迎。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實際情況是,越是質次價廉的設備,在市場上越受歡迎。原因在于,這種設備多是地方政府買回去裝裝樣子的,根本無法發揮其功效,有來檢查的就開開機器運轉一下,沒有檢查的就停機不用。既然如此,當然是花錢越少的產品越受歡迎,反正是擺設,只要是樣子貨就行,中看不中用也沒關系。 上馬項目,肯定要搞環評。本來,我們國家對環評的程序性要求也是很高的。根據環保部的管理辦法,報考環評師需要相關專業的學歷證明、按不同學歷要有工作經驗。可是,很多人沒有相關工作經驗,于是催生了專門為報考者開假證明的中介機構。環評師考試的內容又具有高度的專業性,市場上便出現了培訓機構。加上“掛靠產業”,一個環評師職業資格考試就衍生出一條產業鏈。在這條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都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換。而所有的利益交換,卻與環保一點關系都沒有。在這條產業鏈中,報考并取得資格證的,采用掛靠環評機構的方式牟利;環評機構利用有證人員的資格證充門面,糊弄應付檢查,打著環保的旗號賺自己的錢。 可想而知,這樣的環評機構,能把環評工作搞到什么分寸。這類環評機構,就像地方政府買來的環保設備一樣,已經淪為擺設。為了利益,或許它們所搞的環評,不過是走走形式、裝裝樣子罷了。近幾年來,不少地方都發生了抵制污染企業進駐的群體性事件。在這些事件中,地方政府無一例外地會拿出項目環評合格的擋箭牌來試圖說服群眾。然而,在民智已開的今天,想靠瞞和騙來蒙混過關已經非常困難。有句話說得好:你可以永遠欺騙一個人,也可以暫時欺騙所有人,但你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