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書編號:國環評證甲字第1103號
天津市快速路系統二期項目衛津南路延長線工程(津汕高速外環線至主線收費站段)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編制單位: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 編制時間:二O一一年十月
1 編制說明
為了支撐空間發展戰略,天津市市域綜合交通規劃確定了中心城區二環十四射加聯絡線的快速路骨架路網,其中“二環”分別為快速內環和快速外環,快速內環由已通車的快速路東南半環、西北半環和原外環線的東外環共同組成。快速外環即現狀外環線升級改造后與東北部調線所構成的快速環線!笆纳洹狈謩e為京津路、津薊快速、志成道延長線、津圍快速、津漢快速、津濱快速、津塘二線、天津大道、洞庭路延長線、衛津南路延長線、津滄快速、團泊快速、西青道、津?焖。其中外環線東北部調線、津圍快速路、津薊快速路、志成道延長線、洞庭路延長線、衛津南路延長線等六條快速路納入天津市快速路系統二期項目中,在“十二五”期間逐步啟動建設。
擬建的衛津南路延長線工程屬于天津市快速路系統二期項目,是津汕高速公路外環線至主線收費站段,本工程全長5.45 Km,共設置簡易菱形互通立交4座、中橋1座。工程規劃紅線寬度80 m,主線雙向八車道+雙側輔道。其中,主線為城市快速路標準,設計車速為80km/h;輔道為城市次干道標準,設計車速為40Km/h。本工程總投資約為9.1億元,擬于2012年6月正式開工,2013年6月建設完成,工期1年。
根據國家有關環保法律、法規規定,該項目需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2 建設項目概況
2.1 項目名稱及建設單位
建設項目名稱:天津市快速路系統二期項目衛津南路延長線工程(津汕高速外環線至主線收費站段)
建設單位:天津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
2.2 項目建設必要性
1、主線的建設必要性
本工程的主線工程是優化城市功能結構,促進中心城區與外圍組團一體化發展的需要;是落實空間發展戰略,強化對外放射通道的需要;是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完善天津市快速路系統的需要;是帶動中心城區東南部和濱海新區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舉措。
2、輔路的建設必要性
本工程的輔路工程是補充完善實現快速路功能的需要;滿足沿線交通出行的需要。沿線城鎮化的迅速發展和大量的交通出行需求,亟需在主線部分(即快車道部分)完成的基礎上,盡快補充完善輔路部分及其附屬工程,從而最終按照規劃快速路橫斷面實現快速路標準,有力地構筑完善的天津市快速路系統。
2.3 項目簡介
2.3.1項目概況
擬建的衛津南路延長線工程屬于天津市快速路系統二期項目,是津汕高速公路外環線至主線收費站段。工程全線處于天津市西青區,起于津淄公路與外環線的交口,利用現有津淄公路約1公里,跨越津港運河后繼續南行相繼跨越天祥工業園和西青開發區的規劃道路后與津汕高速的主線收費站相接。本工程全長5.45 Km,共設置簡易菱形互通立交4座(津淄公路立交、天祥工業園立交、K3+598立交、賽達大道立交)、中橋1座。工程規劃紅線寬度80 m,主線雙向八車道+雙側輔道。其中,主線為城市快速路標準,設計車速為80km/h;輔道為城市次干道標準,設計車速為40Km/h。本工程總投資約為9.1億元,擬于2012年6月正式開工,2013年6月建設完成,工期1年。本工程建設內容為道路工程、雨污水管道工程、綠化景觀和通訊工程等。
2.3.2本次環評工作介紹
(1)對擬建高速公路沿線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等質量現狀進行調查、監測與分析,對工程施工期和營運期環境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2)對擬建高速公路在施工期和營運期可能給周圍環境帶來的影響程度和范圍進行預測和評價。
(3)根據擬建高速公路對環境的影響程度提出切實可行的環保措施和建議,將工程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降至最小程度,達到公路建設和環境保護兩者間協調發展的目的。
(4)從環境保護角度出發,輔以經濟分析,論證該工程建設的可行性,為環境保護工程設計及該項目的環境管理提供依據。
3 環境保護目標和評價標準
3.1 環境保護目標
本工程沿線相交河流有外環河、津港運河、老赤龍河、排污河等河道,為本工程的水環境保護目標。另外,工程臨近終點處鄰天津救助管理站(K5),該站飲用水源為一口深水水井,該水井在公路占地范圍以外60m處?紤]到該水井的敏感性,特作為水環境保護目標。
根據現場踏勘和調查,確定了環境空氣、聲環境、社會環境保護目標。
3.1.1 環境空氣、聲環境保護目標
主要保護目標為沿線居民點:天祥工業園內住宿樓(K2+700)。
3.2 評價范圍及標準
3.2.1 評價范圍
本工程評價范圍如下:
(1)生態環境:路中心線兩側300m范圍;
(2)聲環境:路中心線兩側各200m范圍;
(3)環境空氣:路中心線兩側各200m范圍;
(4)社會環境:工可報告中規定的直接影響區域。
3.2.1 評價標準
(1)生態環境:按水力侵蝕強度分級指標進行評價。
(2)聲環境:
施工期執行標準為《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
營運期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4a類。
(3)環境空氣: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及其2001修改單)中二級標準。
(4)水環境: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 )中的Ⅴ類標準。
4 環境現狀評價
4.1 自然環境現狀
4.1.1 地形地貌
(1)地形地貌
天津市在地貌上處于燕山山地向濱海平原的過渡地帶,北部山區屬燕山山地,南部平原屬華北平原的一部分,東南部頻臨渤海灣?偟牡貏荼备吣系,由北部山地向東南部濱海平原逐級下降,最高峰為薊縣九頂山,海拔1078.5m,最低處為濱海帶大沽口,海拔高程為零。西部從武清永定河沖積扇尾部向東緩緩傾斜,南從靜海南運河大堤向海河河口逐漸降低,地貌形態呈簸箕狀。新構造運動使山區不斷隆起上升,形成了以剝蝕為主的山地地貌,平原地區新生代以來大面積緩慢下降,接受巨厚的松散沉積層。
該地區在地貌上因平原沉降帶和渤海沉降區而主要表現為海河、大清河水系的沖積、湖積平原及海侵、海浪而造成的沖海積平原。
根據體貌形態、特征及其成因類型可分為:海積沖積平原,湖積平原亞區,主要分布于獨流減河北岸,由第四系松散細粒土粘質土、粉質土組成;由于受西北陸相沖積和東南海相沉積作用等條件控制,形成境內多處封閉洼淀;主要地貌類型有平地、淺碟形洼地、古河床高低、微高地、河堤、渠堤、河槽、渠道等。
(2)地層
本工程范圍地質屬海相沉積和陸相沉積的組合型地質。該場地土按時代成因劃分,從上到下可分為六層:填土層、第I陸相層、第I海相層、第II陸相層~第III陸相層、第II海相層、第IV陸相層。
沿線地層主要有4種成因:人工堆積層、河床~河漫灘相沉積、海相沉積及湖沼相沉積,間隔分布。從上到下可分為七層:人工填土層、第I陸相層、第I海相層、第II、III陸相層、第II海相層、第IV陸相層、第III海相層。
4.1.2 氣象氣候
天津位于北半球暖溫帶,中緯度歐亞大陸東岸,夏受海洋之惠,冬獲內陸補償,四季分明,介于大陸性與海洋性氣候的過渡帶上。冬季蒙古冷高氣壓控制盛行西北風;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左右而多偏南風。天津氣候類型屬于暖溫半濕潤季風氣候。天津氣候特點為春季干旱多風,冷暖多變;夏季溫高濕重,雨熱共濟;秋季天高云淡,風和日麗;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
4.2 生態環境現狀
(1)本項目路線位于天津市西青區。天津市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地勢平坦,總輪廊從薊縣北部山區向南逐級緩慢下降。該地區地勢平坦,溝渠縱橫、洼淀魚塘眾多,地形表現為從北、西、南三面向渤海傾斜,地貌形態為簸箕形,地面標高一般為0.5~1.5米(黃海高程)。
(2)工程紅線寬度為80m,均為已經征用的交通用地沿線土地利用類型主要為耕地、工礦倉儲用地、交通運輸用地、綠地、水域、住宅用地七類。
(3)本項目沿線范圍內主要是農田生態系統和以人類起主導作用的城鎮生態系統。本項目所經區域自然植被較少,人工植被較多,主要是人工林地以及農田植被,區域內無大型野生動植物及原始森林,無珍稀野生動植物。
(4)根據本工程沿線植被分布類型、地形特征及土地利用現狀,可分為農田景觀、水域景觀及道路、城鎮景觀等3種主要類型。
4.2 聲環境現狀
本次環評對蘆漢公路沿線聲環境進行了現狀監測,監測結果表明:本工程沿線部分敏感點因受交通噪聲影響,噪聲監測結果有超標情況。
4.3 環境空氣現狀
本次評價采用收集區域歷史環境監測資料的方法,根據《2009年天津市環境質量報告書》可知,西青區的PM10、SO2、NO2的年均值均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及其2001修改單)中二級標準(PM10年均值0.15 mg/m3、 NO2年均值0.08 mg/m3、SO2年均值0.06 mg/m3),采暖期的各項指標均高于非采暖期的各項指標,從而進一步說明了項目所在地區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冬季煤煙型污染;除西青區PM10日均值達標率為81.8%外,西青區的PM10、SO2、NO2日均值達標率均較高,均在90%。
5 環境影響評價
5.1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
本工程永久占地以及臨時占地均不占用耕地,對所在區域農業生產沒有影響,并且本工程的80m線范圍內均已經征用為交通建設用地,對沿線土地利用格局不會產生影響。本工程在西青區內通過,通過嚴格落實對沿線動植物保護措施后,工程建設對沿線影響區域內的動植物影響是有限的。
通過采取有效環保措施,本工程建設在對該地區生態環境影響上是可接受的。
5.2 水環境影響評價
本工程主線津淄公路互通立交跨越津港運河;賽達大道互通立交跨越排污河。在采取嚴格的對水環境保護措施后,本工程的橋梁建設對水環境影響可以接受。
施工人員駐地的生活污水分散,并盡量租住沿線居民用房,而且僅限于施工期,在嚴格采取一定處理措施的情況下,施工工區污水不會對線路沿線環境質量產生明顯的影響。施工生產污水主要包括含懸浮物較高的泥漿廢水和清洗修理機械等產生的含油污水。施工場地應設置防滲隔油池,所有含油污水通過隔油處理后再進入蒸發池。另外,施工區內含有毒物質的材料如油料、化學品物質等如保管不善被暴雨沖刷進入周圍地表,會對周圍環境造成較大危害,因此需要妥善保管,避免發生前述情況。在嚴格落實施工期生產、生活污水的各種治理措施,工程施工期產生的污水對所在地水環境的影響較小。
公路投入運營后,產生的水環境影響來自路面徑流。路面徑流的主要污染物為CODCr、石油類、pb、SS等。由工程設計資料可知,本工程全線雨水設計除考慮道路路面水外,同時考慮道路兩側區域雨水面積,雨水由地面徑流的方式流至雨水收水井,在補充周邊地下水后,剩余的雨水通過收水井匯入雨水管,再匯入道路下的雨水主干管,雨水自流就近排入河道,路面徑流排放去向合理,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5.3 聲環境影響評價
根據預測結果:
(1)晝間施工機械噪聲在距施工場地100m處可達到標準限值,夜間在400m處可達到標準限值;擬建公路評價范圍內絕大多數敏感點距路中心線距離均小于150m,因此公路施工機械噪聲對沿線評價范圍內各敏感點的聲環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是對夜間的聲環境影響明顯。因此建議工程在距離敏感點400m范圍以內的路段夜間應停止施工。
(2)本次環評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T2.4-2009導則進行營運期聲環境影響預測。預測結果表明沿線敏感點有超標現象,需采用降噪措施。
5.4 環境空氣影響評價
本項目沿線環境空氣質量良好,施工階段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主要是揚塵與瀝青煙塵污染。營運期對環境空氣的影響主要是汽車尾氣。
工程建設和營運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較小。
5.5 固體廢物影響評價
施工期固體廢物集中收集,委托西青區環衛統一清掃并外運處理。營運期生活垃圾主要來源于過往車輛以及行人可能灑落的固體廢物,主要由西青區環衛統一清掃并外運處理。
只要加強管理,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本工程施工期及營運后的固體廢物是不會給環境帶來危害的。
6 環保對策及措施
6.1 減緩生態環境不利影響的措施
(1)本工程僅有少量的挖方,并且全部利用,沒有取棄土。
(2)嚴格控制施工面積,臨時占地盡量不要占用公路征地地界以外,及時清運施工廢物,不允許隨意破壞和占用額外土地,并盡量減少工程排水、施工垃圾、施工運輸車輛和人員的活動對現有的植被的破壞。
(3)本項目設置臨時渣場、施工營地等臨時占地時,應避讓耕地以及植被良好地帶。不能損壞臨時占地以外的地表植被,減少作業區周圍植被的破壞。同時建議施工營地盡量租用沿線的居民平房,如建明村。
(4)料場要布設在公路征地范圍內,并嚴格管理,加強苫蓋,防止雨季被沖刷。
6.2 水環境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車輛及場地沖洗水可通過修建水泥蒸發池進行處理或者經沉淀處理后用于施工場地抑塵;
(2)施工營地內可設置蒸發池,糞便由委托當地環衛部門定時清運處理;
(3)對加強對設備的維修保養,杜絕泄漏石油類物質等;
(4)運營期冬季含融雪劑的路面徑流或者殘雪不得排入中央及兩側綠地內,另外在冬季盡量減少融雪鹽用量或者使用新型符合環保要求的融雪劑;
(5)運營期加大路面清掃頻率和路面管理工作,減少路面顆粒物數量以降低雨后路面徑流中污染物含量。
(6)為保護天津救助管理站水井,應加強施工期管理,嚴禁在附近堆放施工雜物及設置施工場地,注意衛生,禁止施工污水隨意排放,并做好該路段排水工作。
6.3 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主要環保措施:合理科學地布局施工現場,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以及施工運輸車輛的走行路線和走行時間,在保證進度的前提下,不擾民;強噪聲源設備的操作人員應配備耳塞,加強防護;注意保養維修機械,使筑路機械維持其最低聲級水平。
營運期主要環保措施:為了減輕交通噪聲的影響,必須作長遠的規劃,依據環保部門提供的科學數據,合理規劃、科學布局,避免產生新的噪聲敏感點。公路沿線噪聲防護距離內再次規劃時應合理規劃,此范圍內不宜建設集中居民區、醫院、學校等聲環境敏感點。
6.4 環境空氣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環境空氣保護措施
①施工現場應當明示本項目的建設單位名稱、工程負責人姓名、聯系電話及開工和計劃竣工日期、施工許可證批準文號等標志牌和環境保護措施標牌;
②施工營地地坪必須進行硬化處理,有條件的采取砼地坪,同時在大風天氣禁止進行產生大量揚塵的施工作業;
③施工現場四周要設置有效、整潔的防塵土隔離圍擋,對于某些不便全部封閉的路段施工現場,應在作業區四周設置隔離圍擋;圍擋的設置高度、材質選擇、出入口設置、寬度等應符合相關規定;
④保持運載棄土和建筑材料車廂的完好性,裝載時不宜過滿,保持正常的車速,防止在運輸過程中拋灑散落,所有運輸物一律用蓬布遮蓋;
⑤施工單位運輸工程渣土、泥漿、建筑垃圾及砂、石等散體建筑材料,應當采用密閉運輸車輛、采取噴淋壓塵裝載、禁止超載并按指定路線行駛,粉狀材料應罐裝或袋裝,粉煤灰采用濕裝濕運,避免塵土灑落增加道路揚塵;
(2)營運期環境空氣保護措施
①加強對工程的養護,使路面保持良好運營狀態,減少塞車現象發生,防止路面破損,破損路面應及時采取防塵措施并給予修復;
②協同有關部門加強汽車保養管理和檢驗工作,以保證汽車行駛安全和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量;
③科學設置工程綠化,栽種可吸收或吸附汽車尾氣中污染物的喬木、灌木等樹種及草坪,以控制廢氣向周圍環境擴散,并做好綠化的維護工作;
6.5 固體廢物處置措施
施工營地應配備垃圾收集裝置,人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委托西青區環衛部門統一運走處理。施工期產生的其它固體廢物應采用回收利用的方式進行減量處理,不能回收利用的應集中收集后,委托西青區環衛部門統一運走處理。
營運期公路沿線的固體廢物主要是運輸車輛、游人產生的垃圾。對于沿途運輸車輛和游人應加大宣傳力度,嚴禁沿途隨意丟棄垃圾。對于沿路的垃圾由西青區和津南區環衛統一清掃并外運處理。
7 評價結論
天津市快速路系統二期項目衛津南路延長線工程(津汕高速外環線至主線收費站段)符合天津市交通規劃,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工程施工期將對大氣、水、聲環境及生態和社會環境產生一定影響,采取措施后可將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程度,施工結束后這些影響大部分也將消除;運營期主要是交通噪聲對附近聲環境質量的影響。本項目在認真落實報告書中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嚴格執行國家和天津市相關環保法規、政策以及環!叭瑫r”制度前提下,從環境保護角度認為本工程的建設是可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