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11樓內容的修訂和進一步思考,感謝13樓的發問,幸虧你的問題。 為了確定對流的定義和對流與推流的關系,我又讀了一遍書,發現理解還是不到位。 在11樓里我參考的是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的《環境影響評價與管理實務大全》一書第七章,據說不少單位都有這本書,大家可以去找找看。 對于對流的概念解釋在該書的第178頁。下面是我把有關對流這段摘出來的完整內容: 【第一段】流體中含有物質(如各種污染物)或流體本身的屬性(如動量、能量、熱量等)統稱為擴散質,在流場內某處轉移至另一處的過程成為傳輸過程(Transportation)。傳輸可以由不同原因產生。它可以由分子運動產生,例如,在一杯靜水中滴入顏色或鹽分,雖然沒有流動,但是長時間后,顏色或鹽分仍能擴散到全杯。這種由于分子運動產生的擴散現象稱為分子擴散(Molecular Diffusion)。分子擴散的速率是很緩慢的。在紊流中,由于流體質團的紊動而產生的擴散稱為紊動擴散(Turbulent Diffusion)。紊動擴散比分子擴散要快得多,例如在大氣中要快10的5~6次方倍,故在紊流中分子擴散常可忽略不計。另一方面,擴散質當然還可以隨同流體質點的時均運動而轉移,稱為對流傳輸(Advection)【這句話點明了對流即不是分子擴散,也不是紊動擴散,三個不同的概念】。 【第二段】從運動階段上考察,對流擴散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初始稀釋階段,該階段主要發生在污染源附近區域,其運動主要為沿水深的垂向濃度逐漸均勻化【也就是說對流擴散的第一階段是在鉛垂的 z 向上進行均勻化】;第二階段為污染擴展階段,該階段中污染物在過水斷面上,由于存在濃度梯度,污染由垂向均勻化向過水斷面均勻化發展【也即對流擴散的第二階段由 z 方向轉向了 y 方向,趨向使過水斷面 A 上的濃度逐漸均勻化】;第三階段縱向離散階段,該階段中,由于沿水流方向的濃度梯度作用以及斷面上流速分布,出現了沿縱向的對流擴散【也即對流擴散的第三階段由y 方向轉向了沿 x 方向的濃度均勻化趨勢】,該擴散又反過來影響了斷面的濃度分布,從而與第二階段的運動相互作用。 【第三段】在剪切流動中,由于時均流速分布的不均勻,引起擴散質散開的現象稱為離散(Dispersion)【也就是說由于河道糙率、岸邊植被、河底平整度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在沿著河流前進的 x 方向上,流速出現了不一致,過水斷面A上有的點流的很快,流的很慢,出現離散】。 【對比《技術方法(2010年版)》書進一步理解,第154頁中間的幾段】 1、對流是溶解態或顆粒態物質隨水流的運動,可以在橫向、垂向、縱向發生對流。這句話與上面【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話是同樣的含義,意味著對流本身是這團污染物自身隨著水流沿x 、y、z方向發生的輸移。而【第二段】的話是解釋了對流這種輸移過程的三個階段和結果傾向性——在某個方向上達到均勻化傾向。 2、在河流中,主要是沿河流縱向的對流,河流的流量和流速是表征對流作用的重要參數。這就是11樓圖片1里的對流輸移項б(QC)dx/бx。 兩本書的解釋完全吻合,相互補充。
【對流與推流】而為了查找對流與推流的不同,這方面的資料真的沒有多少,我只找到一個鏈接: http://baike.hxlsw.com/html/baike4/2009/1003/83055.html,在這個鏈接里有一句話“推流模型:一般在河流縱向上,由于水流的推動,污染物的平流(又稱對流)輸送,遠比擴散顯著。根據流動方向上的推流作用,導出推流模型”。當然僅憑這句話,我不能肯定對流和推流是一個意思,但是它們的含義“污染物隨水的流動(注意:不是水的脈動)而發生運動”是一致的,只是推流一般是在河流縱向 x 方向上隨著水的流動的污染物對流傳輸。 【《技術方法》書第152頁與154頁中間部分對比】 由于第152頁的“移流”與第154頁的“對流”的定義一致,所以可能是在一本書中沒有統一術語吧(我一直懷疑《技術方法》是根據好幾本書攢出來的)。
【《技術方法》書第57頁、第152頁與154頁中間部分對比】 第57頁沒有提“對流”,也沒有提“移流”,沒提的原因不知道,但是這兩個術語絕對不是對應的“混合”。
【綜上所述】“點評真題10”的答案確實為“ABC”。只不過B里的答案我又看了一下,既不叫“推流”,也不叫“對流”,也不叫“輸移”,也不叫“移流”,叫做“推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