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環境與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原慶丹
由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主辦的第十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暨2014最具責任感企業頒獎典禮于2014年12月11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環保部環境與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原慶丹在《話題三:創新:通向責任的第五維空間》發言時表示,一定要加大執法力度,給予環保部門更大的權利,同時要有信息的公開,環境司法的介入,公益訴訟等等。
以下是文字實錄:
原慶丹:大家好!前面三位嘉賓的發言都是慷慨激昂的,我們做環保的是底氣不足的狀態。剛才用十年造句,這當中由于企業的安全事故,污染物金屬到松花江,結果從環保部門,國家、省、地方都被紛紛追責了。剛才你們說企業責任加強了,我也承認,但更強化的是政府與監管部門的責任。
我們經常到地方調研,很多地方的環保部門,有些人都不想干了,甚至有些人走了。因為很多時候是力不從心,我們國家畢竟是發展中國家,環境與發展的矛盾這么重,各個地方首先還是要發展,要GDP,要產值,要產業。環保是要花錢的,是要去提高標準,減少排放,這些東西確實需要一個過程。但從中央到各級環保部及地方政府還是有決心的,最近的“APEC藍”,十年前還是在那個地方,十年前張高麗副總理在那里向世界來的國家和代表們表明大氣污染防治十條。從我們的承諾來講,決心來講,想做好這件事情,但我個人覺得,因為我們是做研究的,還總是覺得有很多大的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性一會兒中石化的領導也可以談一談。
剛才有一位質量監督總局的總工講的很好,其實環保的問題看似是污染的問題,北京的大氣污染灰霾很重,就是我們的排放太多了。這與十年相比的話,煤炭的增長都是10倍,以數量級上漲的,這靠環保擋不住,有這么大的經濟發展壓力。但怎么解決這件事呢?它需要一種綜合的治理,其實我們最近也在研究這方面的事情,需要一種社會治理。主體方不僅僅是企業,也不僅僅是政府,現在我們做什么事情都是政府沖在前面,所以容易倒下。
但從環保部門來講,它首先是公眾的力量,企業的履責,司法的力量要介入,還有司法的力量等介入,這些力量都要起作用,才能實現目標。但目前來看,都是一些政府和部門在行動,我覺得這是不夠的,所以不確定性主要在這里。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北京的霧霾關鍵在哪里?治理霧霾,造成霧霾的企業如果治污的話,成本能否反映到市場當中去。像河北如果治的很狠,花了很大的投入,這樣在全國競爭當中可能就沒有優勢,就被別人超越了。但北京的單位投入得到的效果好,河北同樣去治這個污染,收益沒有北京大,積極性如何調和。所以我希望除了國家能夠做好,一定要加大執法力度,給予環保部門更大的權利,同時要有信息的公開,環境司法的介入,公益訴訟等等。還有公眾NGO的完善,包括公益組織如果能將公益的東西與我們的治污結合起來的話,就會有所進步。
我們環保部門是一刻不停的努力,但這個過程需要大家共同支持和努力,這方面確實需要立法,需要社會的關注,需要公益組織的介入,更需要企業的積極支持。以上是我的基本觀點,謝謝!
(來源:新浪財經)
說說給權環保部能干好嗎?
|